首页

艾丝vivi女王调教奴

时间:2025-05-29 01:06:00 作者:教育部拟同意设置32所本科高等学校,传递哪些风向? 浏览量:20163

  新华社北京5月27日电 题:新闻分析:教育部拟同意设置32所本科高等学校,传递哪些风向?

  新华社记者王鹏、黄浩然

  教育部近日发布公示,根据有关规定以及第八届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考察评议结果,经教育部党组会议审议,拟同意设置32所本科学校。

  透过这份名单,我们可以看到哪些风向?

  从学校类型看,此次拟同意设置的32所学校中有23所是职业本科。

  这不是今年以来职业本科的第一次扩容。早在今年3月,教育部曾发布一批同意设置本科学校的函。

  “发展职业本科是适应产业升级的必然要求,也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迫切需要。”安徽省教育厅厅长钱桂仑说,“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适配度,有利于提高职业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也有利于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融合。”

  近年来,随着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本科是其中重要一环。

  2019年起,教育部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职业教育止步于专科层次的“天花板”被打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明确提出“稳步扩大职业本科学校数量和招生规模”“建设一批办学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职业本科学校”。

  在相关政策推动下,我国职业本科学校的数量也在稳步提升。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职业本科学校仅有21所。而如今,加上拟设置的这23所学校,我国职业本科学校数量将突破80所。

  既有数量的增长,也有质量的提升。从职业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上来看,大部分都紧贴行业企业和市场的实际需求。近年来,通过优化培养模式,强化专业建设和产教融合,职业本科学校得以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以此次安徽拟设置的安徽职业技术大学、芜湖职业技术大学两所职业本科学校为例,钱桂仑介绍,“两所学校以工科见长,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布局了一批专业群,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匹配度超过90%,服务区域发展能力突出。”

  此次公示的32所学校名单中,还包括4所更名的普通本科学校。记者了解到,更名不仅是学校名称的简单变化,随之而来的还有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策略的调整。

  例如,南昌工程学院将更名为江西水利电力大学。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刘祖文表示,这是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培育水利电力领域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

  “江西地处长江经济带中游,对于水利电力领域人才需求旺盛。”刘祖文介绍,更名后,学校将做优做强水利工程学科、电气工程学科,主动对接环鄱阳湖水资源配置工程、鄱阳湖生态控制工程等重大项目,服务新能源和储能等重点产业链,为区域经济社会和水利电力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有关专家认为,整体来看,此次拟设置32所本科学校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匹配,这既是我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应有之义,也展现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广阔前景和旺盛生命力。

  当前,高考在即,今年新设立的多所本科学校即将招生,考生的选择更加丰富。对此,有关专家也表示,学生在报考学校时,也要注意找到自己的优势,同时综合考虑就业市场等因素进行理性选择。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世界说】美国 “教师荒”再升级 美媒:又是缺乏教育支持的一年,我们的教室终将空无一人!

4月19日电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4月19日17时18分在洛亚蒂群岛(南纬22.00度,东经170.85度)发生5.7级地震,震源深度100千米。

西藏察隅县森林消防中队开展无人机操控训练、装备保养 为消防安全“加油”

江苏亿诚律师事务所的葛栋律师认为,主/承办方《免责协议》关于造成对方人身损害的免责条款无效,无论协议内容如何,主/承办方都有义务进行赔付。

2024年全国少年乒乓球锦标赛成都开赛

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立德树人|恰同学少年 璀璨向阳

在销售人员的极力推销下,最终黄女士以1695元的优惠价格,购买了这款吊牌标价为2260元的黄金戒指。随后,黄女士要求销售人员对其进行现场称重,结果发现,这枚戒指的克重仅为1.39克。

二十国集团外长会议支持“两国方案”解决巴以问题

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见证,蕴含着珍贵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我国是拥有5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文化遗产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也是展示中国形象、让世界读懂中国的金色名片。我国作为国际标准化组织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承担国,将为推动全球文化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和促进全球文明交流互鉴贡献中国力量。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